close
廣東搶博士:萬人博士生數量低於全國平均數 每年博士需求缺口總量超過5000人
原標題:廣東搶博士:萬人博士生數量低於全國平均數 每年博士需求缺口總量超過5000人
[摘要] 面對一些博士人才被民營醫院20萬元甚至50萬元的薪資高價挖走,楊主任感到無可奈何。
時代周報記者 陸璐 發自廣州
“以前靠孔雀東南飛,以後沒孔雀往東南飛瞭怎麼辦?” 3月7日的全國兩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針對廣東人才培養的質問振聾發聵。在會上,他建言國傢增加廣東高校的研究生和博士招生指標,彌補廣東創新人才不足的短板。
“廣東搶博士”—正在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一方面企業和高校對科研人員的需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本地博士培養難以滿足現實龐大的需求。據瞭解,廣東省各高校每年應屆畢業的博士僅有2000餘名,以此對應的廣東省博士科研人才需求缺口總量超過5000人。
就在全國各大城市高調出臺人才政策留人之際,廣東省政府沒有選擇沉默太久。2017年12月22日,一份由廣東省委組織部牽頭、聯合13個廳級部門推出的政策在博士和博士後中引起討論。
這份全名為《廣東關於加快新時期博士與博士後創新發展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從加大培養支持力度、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等五個方面,提出推動廣東博士和博士後人才培養。而有關它的進一步落實,也成為廣東眾多用人單位和博士們關註的焦點。
萬人博士生數量低於全國平均數
作為廣東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HR,唐海鵬“四處物色博士”的任務從去年一直延續至今。去年底在“廣東全省博士科研人才供需專場引薦會”上發佈的30多個博士招聘崗位,目前隻完成瞭一部分。
從五年前基本不招收博士,到如今為滿足多領域技術開發需求重金招聘科研帶頭人,格力電器是廣東企業對博士等高學歷人才需求變化的一個縮影。“但目前公司在聘的幾十名博士中,90%以上來自廣東省以外的地區和高校。廣東高校的數量實在太少瞭。”唐海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2017年11月30日至2018年1月6日,廣東省人社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先後在中山大學、珠海橫琴新區和華南理工大學舉辦瞭3場“全省博士科研人才供需專場引薦會”。
在這場以“博士科研人員”為主要招聘對象的引薦會上,匯聚瞭格力電器、東方精工、惠州學院等455傢大型企業、高等院校和事業單位,但效果隻能說不盡如人意—共發佈的8523個崗位需求吸引瞭3050人次入場洽談,其中隻有760多人初步對接成功。
“以前大專、本科就行,現在都要碩士博士,(廣東)現在對博士的需求實在太大瞭。” 長期負責對接企業招聘需求、廣東人才市場就業登記推薦處袁主任這樣感嘆。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公佈的數據,每年廣東省的博士生培養數量有2000餘名。但即使是這自己培養的2000餘名博士,也不全然為廣東省所用。以全省博士培養數量最多的中山大學為例,時代周報記者通過查閱《中山大學就業質量報告》發現,2016年,20.51%的博士研究生去瞭廣東省以外的地區就業。2017年,這個數字是23.2%。
為此,廣東省組織部副部長鄭慶順在1月6日的人才供需專場引薦會上指出,要大力增加對博士的補貼和薪酬菜梯維修傾斜,爭取將廣東畢業的博士生留在本省工作。
3月7日在全國兩會上,羅俊則列舉瞭一組數據:第一,美國每年博士畢業生約為18萬人,我國則僅為5.5萬人。人口總量是美國的4.3倍,每年博士畢業生數卻不及美國的1/3。第二,廣東省每萬人博士生平均招生計劃僅為0.33,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54;廣東70萬研發人員中博士數量不到4%,低於全國水平6.5%,與上海、江蘇等地區相比均有差距。
羅俊建議國傢增加廣東高校的研究生和博士招生指標。原因是目前的人才培養狀況既不能滿足建設創新型國傢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還愈發凸顯瞭廣東創新人才不足的短板。
需求增加,吸引菜梯保養力減弱
盡管過去廣東的碩士和博士培養數量相對較少,但憑借薪資待遇上的優勢和更加成熟的市場環境,吸引大量廣東以外的碩博研究生來粵就業。
孔秀娟就是一個典型例子。2016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畢業後,她加入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後工作站,從事水污染處理技術的基礎研究。之所以選擇來廣東,她總結為“主要看重中大有這個平臺,以及薪資待遇和相對內地更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但如今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改變。一方面,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和對技術創新的需求加大,珠三角企業對博士等科研人員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隨著武漢、長沙、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推出有競爭力的人才引進條件,高校資源相對較弱的廣東珠三角對科研人才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廣州並不是那麼具有吸引力,如果其他城市有更好的政策,我不會考慮繼續留在這邊。”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孔秀娟毫不掩飾她對出站後的就業考慮。盡管2017年中山大學將博士後薪資從16萬元調整到瞭20萬元,但她認為這個薪資水平並不算高,原因是“同濟大學、武漢一些大學現在都開出瞭同樣水平的薪酬,但相比廣州,二線城市的消費水平更低”。
就在博士和博士後們考慮要不要繼續留在廣東的時候,企業正絞盡腦汁尋求博士。
作為國際知名的柔性線路板(FPC)生產與FPC元器件組裝生產商, 2016年臺山精誠達電路有限公司成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向外招聘兩名博士後,主要從事“印制電路板相關藥水及工藝技術開發”。但發出招聘信息的兩年後,兩個博士後崗位依然“虛位以待”。
實際上,臺山精誠達為博士後人才開出的薪資待遇並不算低。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該公司人力資源部HR劉夢君算瞭一筆賬:“除公司為博士後開出20萬元年薪和安排相關住房以外,還有江門市政府對應的30萬元安傢補貼和省政府‘揚帆計劃’40萬元補貼,均分兩年期發放。”這樣計算,入職的博士後前兩年可以拿到110萬元高薪。“主要是招聘專業不對口,這樣的專業基本在廣東之外,需要通過有資源的導師定點招聘。”劉夢君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總部位於珠海的格力電器,雖然為博士開出瞭25萬-30萬元的薪資待遇,但由於珠海市政菜梯價格府沒有有力的人才政策配套,導致企業的人才支出成本高企。“相比廣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珠海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具備優勢。”唐海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利好政策還看落實
4月13日上午,一份博士簡歷的到來讓清遠市中醫院人事處楊主任感到久違的興奮。“近兩年很少有博士過來應聘,尤其是一些緊缺專科。”楊主任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將清遠稱之為廣東的寒極。
據他介紹,近兩年科室缺人和四處找人已經成為所在醫院的常態。目前有20多個專業科室缺醫務人員,以兒科、影像診斷為代表的緊缺專科用人缺口超過10人。地處粵東西北的區位條件,使得這傢市級三甲醫院隻能直面人才流失。一些緊缺臨床醫療為瞭招到人,不得不將原來的博士學歷要求調整到本科以上。
楊主任口中的這位剛從澳門大學分子診斷專業畢業的博士,之所以對清遠中醫院提供的崗位感興趣,是因為清遠中醫院開出瞭有誠意的條件:除醫院正常薪酬之外,該博士符合清遠市政府10萬元安傢費和省級專項人才資助“揚帆計劃”20萬元補助申請條件,同時還可以直接參與正高職稱評定。
除10萬元安傢費以外,另外兩項對應的人才政策均來自《廣東關於加快新時期博士與博士後創新發展意見》。這份文件特別提及增加省財政對粵東西北引才的支持力度。《意見》規定,來粵工作的博士可以直接參與副高職稱評定,到粵東西北工作的博士和博士後可以直接參加正高職稱的評定。
該《意見》指出,將建立博士和博士後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博士畢業生和在站博士後可以直接申報副高以上職稱。在粵東西北工作成績突出的博士和博士後,不受工作年限和資歷限制,可直接申報正高職稱。“這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楊主任說道。
不僅受珠三角“虹吸效應”影響,以清遠中醫院為代表的粵東西北公立醫療機構,近兩年還受到民營醫療機構的沖擊。面對一些博士人才被民營醫院20萬元甚至50萬元的薪資高價挖走,楊主任感到無可奈何。“這麼大一個醫院,每年市財政的人員經費撥款才200萬元左右。單憑醫院實力根本留不住。”眼下,楊主任正寄希望於省、市衛計委盡快制定和落實相應人才職稱評審的具體辦法,隻有這樣,才能在今年度的職稱評審過程中產生實效。
作為廣東的在站博士後,孔秀娟認為,《意見》從內容來看非常重磅,但重點是如何落實。她舉例稱,雖然《意見》已明確將博士後省自籌專項資助經費從8萬元/人提高到15萬元/人,但學校表示在去年漲薪的基礎上不會再給博士後漲薪。
此外,根據《意見》,來(留)粵博士和博士後,在限牌地區購車可享受一次性小型企業免費上牌指標。但有博士後去有關部門詢問進度,對方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有關通知”。“即使政策中列出的條件很誘人,但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看落實。”孔秀娟說道。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系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原標題:廣東搶博士:萬人博士生數量低於全國平均數 每年博士需求缺口總量超過5000人
[摘要] 面對一些博士人才被民營醫院20萬元甚至50萬元的薪資高價挖走,楊主任感到無可奈何。
時代周報記者 陸璐 發自廣州
“以前靠孔雀東南飛,以後沒孔雀往東南飛瞭怎麼辦?” 3月7日的全國兩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針對廣東人才培養的質問振聾發聵。在會上,他建言國傢增加廣東高校的研究生和博士招生指標,彌補廣東創新人才不足的短板。
“廣東搶博士”—正在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一方面企業和高校對科研人員的需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本地博士培養難以滿足現實龐大的需求。據瞭解,廣東省各高校每年應屆畢業的博士僅有2000餘名,以此對應的廣東省博士科研人才需求缺口總量超過5000人。
就在全國各大城市高調出臺人才政策留人之際,廣東省政府沒有選擇沉默太久。2017年12月22日,一份由廣東省委組織部牽頭、聯合13個廳級部門推出的政策在博士和博士後中引起討論。
這份全名為《廣東關於加快新時期博士與博士後創新發展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從加大培養支持力度、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等五個方面,提出推動廣東博士和博士後人才培養。而有關它的進一步落實,也成為廣東眾多用人單位和博士們關註的焦點。
萬人博士生數量低於全國平均數
作為廣東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HR,唐海鵬“四處物色博士”的任務從去年一直延續至今。去年底在“廣東全省博士科研人才供需專場引薦會”上發佈的30多個博士招聘崗位,目前隻完成瞭一部分。
從五年前基本不招收博士,到如今為滿足多領域技術開發需求重金招聘科研帶頭人,格力電器是廣東企業對博士等高學歷人才需求變化的一個縮影。“但目前公司在聘的幾十名博士中,90%以上來自廣東省以外的地區和高校。廣東高校的數量實在太少瞭。”唐海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2017年11月30日至2018年1月6日,廣東省人社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先後在中山大學、珠海橫琴新區和華南理工大學舉辦瞭3場“全省博士科研人才供需專場引薦會”。
在這場以“博士科研人員”為主要招聘對象的引薦會上,匯聚瞭格力電器、東方精工、惠州學院等455傢大型企業、高等院校和事業單位,但效果隻能說不盡如人意—共發佈的8523個崗位需求吸引瞭3050人次入場洽談,其中隻有760多人初步對接成功。
“以前大專、本科就行,現在都要碩士博士,(廣東)現在對博士的需求實在太大瞭。” 長期負責對接企業招聘需求、廣東人才市場就業登記推薦處袁主任這樣感嘆。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公佈的數據,每年廣東省的博士生培養數量有2000餘名。但即使是這自己培養的2000餘名博士,也不全然為廣東省所用。以全省博士培養數量最多的中山大學為例,時代周報記者通過查閱《中山大學就業質量報告》發現,2016年,20.51%的博士研究生去瞭廣東省以外的地區就業。2017年,這個數字是23.2%。
為此,廣東省組織部副部長鄭慶順在1月6日的人才供需專場引薦會上指出,要大力增加對博士的補貼和薪酬菜梯維修傾斜,爭取將廣東畢業的博士生留在本省工作。
3月7日在全國兩會上,羅俊則列舉瞭一組數據:第一,美國每年博士畢業生約為18萬人,我國則僅為5.5萬人。人口總量是美國的4.3倍,每年博士畢業生數卻不及美國的1/3。第二,廣東省每萬人博士生平均招生計劃僅為0.33,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54;廣東70萬研發人員中博士數量不到4%,低於全國水平6.5%,與上海、江蘇等地區相比均有差距。
羅俊建議國傢增加廣東高校的研究生和博士招生指標。原因是目前的人才培養狀況既不能滿足建設創新型國傢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還愈發凸顯瞭廣東創新人才不足的短板。
需求增加,吸引菜梯保養力減弱
盡管過去廣東的碩士和博士培養數量相對較少,但憑借薪資待遇上的優勢和更加成熟的市場環境,吸引大量廣東以外的碩博研究生來粵就業。
孔秀娟就是一個典型例子。2016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畢業後,她加入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後工作站,從事水污染處理技術的基礎研究。之所以選擇來廣東,她總結為“主要看重中大有這個平臺,以及薪資待遇和相對內地更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但如今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改變。一方面,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和對技術創新的需求加大,珠三角企業對博士等科研人員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隨著武漢、長沙、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推出有競爭力的人才引進條件,高校資源相對較弱的廣東珠三角對科研人才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廣州並不是那麼具有吸引力,如果其他城市有更好的政策,我不會考慮繼續留在這邊。”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孔秀娟毫不掩飾她對出站後的就業考慮。盡管2017年中山大學將博士後薪資從16萬元調整到瞭20萬元,但她認為這個薪資水平並不算高,原因是“同濟大學、武漢一些大學現在都開出瞭同樣水平的薪酬,但相比廣州,二線城市的消費水平更低”。
就在博士和博士後們考慮要不要繼續留在廣東的時候,企業正絞盡腦汁尋求博士。
作為國際知名的柔性線路板(FPC)生產與FPC元器件組裝生產商, 2016年臺山精誠達電路有限公司成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向外招聘兩名博士後,主要從事“印制電路板相關藥水及工藝技術開發”。但發出招聘信息的兩年後,兩個博士後崗位依然“虛位以待”。
實際上,臺山精誠達為博士後人才開出的薪資待遇並不算低。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該公司人力資源部HR劉夢君算瞭一筆賬:“除公司為博士後開出20萬元年薪和安排相關住房以外,還有江門市政府對應的30萬元安傢補貼和省政府‘揚帆計劃’40萬元補貼,均分兩年期發放。”這樣計算,入職的博士後前兩年可以拿到110萬元高薪。“主要是招聘專業不對口,這樣的專業基本在廣東之外,需要通過有資源的導師定點招聘。”劉夢君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總部位於珠海的格力電器,雖然為博士開出瞭25萬-30萬元的薪資待遇,但由於珠海市政菜梯價格府沒有有力的人才政策配套,導致企業的人才支出成本高企。“相比廣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珠海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具備優勢。”唐海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利好政策還看落實
4月13日上午,一份博士簡歷的到來讓清遠市中醫院人事處楊主任感到久違的興奮。“近兩年很少有博士過來應聘,尤其是一些緊缺專科。”楊主任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將清遠稱之為廣東的寒極。
據他介紹,近兩年科室缺人和四處找人已經成為所在醫院的常態。目前有20多個專業科室缺醫務人員,以兒科、影像診斷為代表的緊缺專科用人缺口超過10人。地處粵東西北的區位條件,使得這傢市級三甲醫院隻能直面人才流失。一些緊缺臨床醫療為瞭招到人,不得不將原來的博士學歷要求調整到本科以上。
楊主任口中的這位剛從澳門大學分子診斷專業畢業的博士,之所以對清遠中醫院提供的崗位感興趣,是因為清遠中醫院開出瞭有誠意的條件:除醫院正常薪酬之外,該博士符合清遠市政府10萬元安傢費和省級專項人才資助“揚帆計劃”20萬元補助申請條件,同時還可以直接參與正高職稱評定。
除10萬元安傢費以外,另外兩項對應的人才政策均來自《廣東關於加快新時期博士與博士後創新發展意見》。這份文件特別提及增加省財政對粵東西北引才的支持力度。《意見》規定,來粵工作的博士可以直接參與副高職稱評定,到粵東西北工作的博士和博士後可以直接參加正高職稱的評定。
該《意見》指出,將建立博士和博士後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博士畢業生和在站博士後可以直接申報副高以上職稱。在粵東西北工作成績突出的博士和博士後,不受工作年限和資歷限制,可直接申報正高職稱。“這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楊主任說道。
不僅受珠三角“虹吸效應”影響,以清遠中醫院為代表的粵東西北公立醫療機構,近兩年還受到民營醫療機構的沖擊。面對一些博士人才被民營醫院20萬元甚至50萬元的薪資高價挖走,楊主任感到無可奈何。“這麼大一個醫院,每年市財政的人員經費撥款才200萬元左右。單憑醫院實力根本留不住。”眼下,楊主任正寄希望於省、市衛計委盡快制定和落實相應人才職稱評審的具體辦法,隻有這樣,才能在今年度的職稱評審過程中產生實效。
作為廣東的在站博士後,孔秀娟認為,《意見》從內容來看非常重磅,但重點是如何落實。她舉例稱,雖然《意見》已明確將博士後省自籌專項資助經費從8萬元/人提高到15萬元/人,但學校表示在去年漲薪的基礎上不會再給博士後漲薪。
此外,根據《意見》,來(留)粵博士和博士後,在限牌地區購車可享受一次性小型企業免費上牌指標。但有博士後去有關部門詢問進度,對方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有關通知”。“即使政策中列出的條件很誘人,但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看落實。”孔秀娟說道。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系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